造化奇绝石林地 神韵悠长马渡关
秀美独特的石林山寨
马渡关石林景区位于大巴山南麓宣汉县马渡关镇,距离宣汉县城35公里,距包茂高速宣汉出口35公里,规划面积8.85平方公里。马渡关因三国名将张飞骑马飞渡沙溪河而得名。这里古道纵横交错,为锁钥雄关,自古是川东地区的交通要道,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先后置县长达342年。
马渡关石林景区紧邻场镇,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,景观异常奇特,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。
石林山寨奇绝,峡谷林壑优美,被称为“石林王国”。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、神奇雄伟,在相似资源中极为特殊。这里林中有石,石中有林,别有洞天。小寨、狮子寨、依若亭,“三山对歌”、创意田园,是文旅新体验的绝佳之地;老林峡、老林沟片区,地势陡峭、古道盘绕、良木参天、遮天蔽日,是山地户外体验的天然之境;十里长滩美如画,鲁班河、沙溪河、长滩河“三河”交汇,是四季漂流体验的景观长廊。
历史悠久的雄关古道
马渡关石林景区文化积淀深厚,三国文化、蜀道文化、红军文化、民歌文化、宗教文化、农耕文化交相辉映。有鲁班赶石的久远传说;更有义军首领蒙难、红军与川军阵地争夺战的红色故事。
马渡关历史遗存富集且保存完好,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唐天宝九年,荔枝道在马渡关置“阆英驿站”,是整个荔枝道最为重要的驿站。如今,马渡关荔枝古道已成为“古蜀道”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浪洋寺的摩崖造像精妙绝伦,佛像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,依然栩栩如生。其中的男观音石像是我国现存四座男观音造像之一,国内极其罕见。驻足观看,仿佛跨越了千年时光,感受到了“大唐盛世、马渡雄风”的魅力。
声名远播的民歌之乡
马渡关最为绚烂多彩的当属誉满天下的马渡民歌,具有极高的民俗文化价值。马渡关是达州乃至川东民歌的重要发源地,这里的男女老幼皆能随见而作、随口而歌。《苏二姐》《掐菜苔》等民歌,代代传唱,历久弥新,唱出了巴山人民热爱生活、追求幸福的美好情怀。1984年,《苏二姐》被编入《中国民歌精选》,被誉为“中国四大民歌”之一。
马渡关孕育了情歌王子李依若,由他创作的《康定情歌》享誉中外,曾两度随载人飞船,飞上太空,被誉为人类寻找天外知音的“宇宙情歌”。2009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“世界十大民歌”,《康定情歌》作为中国唯一一首歌曲入选其中。
在马渡关石林景区,还有多处秀丽的古院落。古山城遗址、李依若故居、刘家大院、红军工字楼等著名古建筑保存完好,民居具显典型的川东传统建筑风格和地方民俗文化特色,雕梁画栋、良田绕户,显现出一派古朴宁静、天人相依的诗画田园之气。2017年马渡关镇百丈村列入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。
因为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底蕴,马渡关声名远播。2007被评为四川省民间艺术(特色)文化之乡,2008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,2016年被收入四川省第三批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。
珍稀多样的动植物种
景区具有极高的生物科学价值。马渡关石林景区海拔位于400米至1100米之间,森林覆盖率超60%,良好的生态是动植物的生息乐园,水杉、银杏、桢楠、中华猕猴桃蓬勃生长、枝繁叶茂;金雕、鹞子、黑鹳、鸳鸯、猫头鹰、经腹锦鸡、穿山甲、大鲵等大量珍稀动物悠闲自在、和谐共生。
特色鲜明的打造风格
马渡关石林景区是集奇特自然景观、厚重历史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,千年文明与现代繁荣在这里交相辉映。
近年来,宣汉县委、县政府结合脱贫攻坚工作,大力实施开发扶贫和全域旅游战略,马渡关是宣汉“一区四圈”旅游格局(东部巴山大峡谷为龙头景区、西部乡村休闲圈、南部康养度假圈、北部文化体验圈、中部生态观光圈)的重要部分。主要以突出的天然石林和喀斯特地貌为特色,开展观光、摄影、绘画、采风创作,以及民歌和农耕文化体验等多形式的主题活动。在这里,你可以走古道、看石林、登山寨、听民歌、赏蜡梅、品硒茶,独创的歌林休闲文化活动特色突出,引人入胜。
同时,马渡关引进了万亩高品质富硒茶产业观光园、全市优质蜡梅苗圃基地和市花腊梅观赏基地等文旅综合开发项目,直接带动3个贫困村,4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,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8万余人增收致富,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旅游扶贫新路子。日益突出的市场影响马渡关石林景区优越的区位、便捷的交通、多彩的人文、宜人的风景,和完善的基础设施,吸引着境内外众多游客纷至沓来。景区以覆盖国内游客为主,洲际游客辐射欧美,游客逐年递增。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70.56万人次,游客对景区的综合满意度高达98.6%。
险峻石林铸雄关,漫漫古道连千年,一片苍翠铺锦绣,悠扬民歌上云天。随着百万宣汉人不遗余力的保护与打造,马渡关这块歌林休闲文化旅游胜地必将散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。